十一月份有兩款咖啡分享各位好友,分別是浦隆地米庫巴小農紅蜜處理批次Burundi Mikuba Hill Red Honey($350/0.5lb)及肯亞卡慕亞卡合作社Kenya Kamunyaka Coop. AA($500/0.5lb)。
浦隆地Burundi是一個小而美麗的內陸國,正位於中非跟東非諸國的十字路口,是非洲偉大的尼羅河跟剛果河的分水嶺,在浦隆地可觀賞壯闊的坦干伊喀湖Tanganyika,這個大湖形成她跟剛果以及坦桑尼亞的自然邊境,境內充滿崇山峻嶺,海拔變化頗劇,國內最低海拔772 m,就位於坦干伊喀湖,而最高點2,670 m,位於Heha山,地形多變加上咖啡栽種的海拔度夠高,形成了香氣突出而風味複雜多變的特色;本批浦隆地咖啡產於卡妍薩產區Kayanza米庫巴村莊Mikuba Hill,屬於長程咖啡計畫Long Miles Coffee Project的一個批次,長程咖啡計畫是卡爾森家族Carlson Family為幫助咖啡農提升咖啡品質的一個投資計畫,卡爾森家族是居住在浦隆地的美國家庭,他們自己就是咖啡農,首先他們建置了自家水洗處理場,嚴格控管進場的咖啡漿果品質並給付更高的收購價給優質咖啡農,合格的咖啡果實經去果皮機去皮後進入水槽發酵一晚約12小時,於隔天早晨由處理場員工刷洗清潔,再撈起帶殼豆置於遮蔭處的預乾床板剔除瑕疵豆,再移至日曬場乾燥八天至三週,端視日光強度調整,這期間須頻繁地翻動帶殼豆確保其乾燥均勻;由本批咖啡品質來看,可說計畫十分成功!本批咖啡來自米庫巴村莊Mikuba Hill 325位農民栽種採收的咖啡果實,咖啡栽重海拔在1,950至2,200公尺間,年降雨量約1,560釐米,年均溫17度C,五至七月間採收,採紅蜜處理Red Honey,即去除咖啡果皮後保留約百分之六、七十的果肉再曬乾,讓果肉的甜味滲入咖啡豆中;淺焙的乾香氣有榛果、香草、蜜甜帶些橘皮香,濕香氣的蜜甜花香很迷人,帶出些甜桃、覆盆子酸香,品飲的果汁感讓人喜愛,蜜甜帶出桃子、覆盆子、香檳葡萄酸甜,溫度較低時有些明亮柑橘酸,餘韻有茶香;中焙的乾香氣有焦糖、松木香,後段透出些許可可香,濕香氣也是焦糖雪松香,帶些橘皮清新,品飲的口感厚實滑順,太妃糖甜帶些葡萄乾、桑椹香甜,餘韻有些甜菸草、烤杏仁果香。
2018年肯亞卡慕亞卡AA是歐舍直接採購批次,雨林聯盟認證,帶有黑醋栗與花香!歐舍簡介如下:
國別:肯亞
合作社聯盟:宜莉亞義尼合作社(Iriaini Farmers Cooperative Society)
產區:尼耶利(Nyeri County)的瑪西拉鎮(Mathira East Sub-County)
生產者:卡慕亞卡小農村落合作社(Kamunyaka Coop.)
認證:雨林聯盟認證
溫度區間:低溫攝氏15度,高溫攝氏26度
品種:SL28為主
處理法:肯亞式水洗72小時處理法
生產採收期:2018年2月
杯測報告:歐舍烘焙度M0+
啜吸風味:典型的黑醋栗、糖果甜、花香、櫻桃、蜂蜜,細膩油脂感,餘味持久
卡慕亞卡小農村落合作社(Kamunyaka Coop.)是宜莉亞義尼合作社(Iriaini Farmers Cooperative Society)旗下的村落合作社,位於尼耶利的瑪西拉鎮(Mathira)附近的產區,成員不到1000人,每戶栽種約200棵咖啡樹,合作社成立於1996年,迄今發展了22年,本區恰在肯亞山的西側森林區,早晚溫差頗大,溫度區間在低溫攝氏15度至高溫攝氏26度,咖啡果實生長緩慢,但一年仍有兩穫。
宜莉亞義尼合作社旗下有三個村落合作社,2018年,我們拜訪並杯測時,選中卡慕亞卡小農的三個微量批次,這三個小村落都有自己的水洗場,發酵後的帶殼豆就直接在日曬場乾燥。日曬場位於山區東側,充分的日照與豐沛的水源讓傳統的肯亞72小時處理法得以充分發揮,並得到乾淨細膩與典型黑醋栗的風味。
卡慕亞卡也是三個村落合作社的聯合辦公室所在,成員較其他兩個村落多,目前總人數約1700戶,總生產量由2013年約50 萬公斤的高峰,目前剩下約28萬公斤的生豆產量,產量不振也是近年肯亞咖啡產業的現狀。卡慕卡亞水洗場距離肯亞國家公園附近的卡拉提娜(Karatina)僅4公里,附近風景秀麗,值得順道拜訪國家公園。
近年來不少知名咖啡商拜訪本區,發掘不少優異批次,每年兩次的雨季集中在3-6月與10-12月,也形成兩穫的採收季。
咖啡處理過程:
果實熟成才會採收,當日遞交水洗場且一定當日過篩去果皮後,進入發酵槽的後製程序,72小時完成發酵與清洗乾淨的步驟,接著在梯形的棚架日曬場進行約7-10天的日曬,之後方置於本區的高海拔儲藏區靜置,等待後續的拍賣與乾處理的更精細分級與包裝。